诚勤·笃行 | 读懂乡土就读懂中国 ——寻古无锡,体悟乡土滋味

冬至将至,暖阳昭昭,落蕊飞絮,吟伴且行。12月14日,金年会手机版日语课程班师生一行前往无锡市惠山区玉祁镇开展了专题为“寻古无锡,体悟乡土滋味”的劳动研学活动。本次劳动研学活动旨在通过带领学生走进农村,感受祖国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步伐与决心,了解新农村建设取得的阶段性发展成果,并通过劳动实践,体验无锡本土非遗文化,加深学生对无锡本土民俗文化的了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厚植家国情怀,培育日语课程班学生“诚、勤、义”的品格,树立以强国振兴为荣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

一、人间有味:田野科堂,拾秋享趣

上午,师生一行到达惠山区最美乡村——玉蓉村,正式开启研学一日营的行程。同学们步行走进自然村,了解当地人文、地理、历史,参观江南民居宏凤老作坊。认识吴地民俗农具,了解吴地农民曾经的生活场景。

在年糕坊旁的国学教室里,同学们聆听了一场关于美食、关于乡村、关于乡愁的讲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锡的孩子是在无锡味道中长大的,他们的眼睛里、心里都承载着对家乡的爱。无锡玉蓉村的这座年糕作坊不仅为远在异乡的无锡游子送去家乡的味道,缓解山海相隔而带来的乡愁,也为留在家乡的村民带来创收的机会,不断推进乡村振兴。

二、自然有情:拥抱自然,劳育成长

步至玉蓉村,呼吸于乡野之间,任由清澈的空气荡涤自己的心灵,初冬的暖阳是大自然送给堰高学子们的礼物。

饭后同学们玩起了80、90后的儿时游戏——滚铁圈、丢沙包、转呼啦圈,在运动的酣畅中尽情释放着天性。稍作休整,大家又来到草坪上进行分组钻呼啦圈的游戏,带队老师们也积极加入,在阵阵欢笑声中师生的关系迅速拉近,大家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踏进田间地头,同学们在师傅的指导下认识并割取冬小麦。随后用专业器具捣碎冬小麦叶,体验传统青汁制作的过程,感受吴地劳动人民的智慧,体会劳动的快乐。

三、万事有心:体验江南非遗——脚踏糕

脚踏糕本名年糕,江南吴地欢度春节的传统糕类食品,因制作时需要用脚踩,顾得此名。“糕”谐音“高”,过年吃年糕被赋予“年年高”等吉祥之意,它代表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良好的祝愿。

台上,宏凤年糕坊第四代传承人在讲述她学业有成后决然回到家乡的创业故事,从天津到无锡西北边的玉蓉村,从稳定的工作到波澜的创业,支撑着她的是对故乡的眷念、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台下,认真的堰高学子们理解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农耕文化,也看到了一块糕是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关于梦想,孩子们也有了新的领悟。

了解了吴地美食宏凤脚踏糕的前世今生后,同学们在糕坊师傅的指导下亲自体验了江南非遗脚踏糕的制作过程。“左一脚,右一脚,踩出年糕步步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伴着古老的歌谣,同学们也模仿着传承人示范的样子,从糕糕的中间踩起,一脚前一脚后,软软糯糯,像是踩到了棉花上一样。同学们一边踩踏着年糕,一边说着对未来的期许,“上名校”“要开心”“要幸运”……此时此刻,美食与希望紧紧相连,祝福与劳动相伴相生。阳光和温度,造就美味,更带来生生不息的世界。从外表看上去,脚踏糕是平常的糕点,可细细品味,这份美味在舌尖停驻,久久不能散去。辛苦劳作会制作出弥足珍贵的美食,这个过程亦会给全身心来带幸福,世间万事从来都是如此。

此次寻古无锡之行,堰高日语课程班的孩子们看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体悟了劳动的快乐,也对无锡传统美食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品味家乡传统美食,给少年时期的他们留下了宝贵的记忆,这份味道在未来或许会成为内心的乡愁,当他们想起若干年前的这次中华文化传承之旅,便会唤醒他们对故乡绵绵不绝的眷念。



[打印文章]